中阳国际期货有限公司

商品期货

棕榈油强势反弹:4060林吉特站稳后,下一个关键“关卡”在哪里?

来源:中阳期货    作者:中阳国际期货    

  汇通财经APP讯——周三(7月2日),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(BMD)棕榈油期货结束连续两日跌势,主力9月合约FCPOc3收报4063林吉特/吨,单日涨幅2.39%,创下近一周新高。技术指标显示,价格突破布林带中轨3987林吉特,MACD柱状线收窄至0.3577,短期动能有所修复。

    供需格局边际改善

  市场情绪转暖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三方面:需求端韧性显现、关联油脂走强及产地减产预期。据独立检验机构AmSpec Agri Malaysia数据,马来西亚6月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4.3%,另一机构Intertek的统计则显示增幅达4.7%。雪兰莪经纪商Pelindung Bestari总监Paramalingam Supramaniam指出:"随着印度等主要买家补库需求释放,叠加豆油价格攀升,棕榈油的性价比优势正在兑现。"

  印度6月棕榈油进口量跃升至11个月高点,这一现象与国内库存偏低及相对价差优势直接相关。与此同时,印尼统计局数据显示,5月该国毛棕榈油及精炼产品出口同比激增53%,进一步印证需求复苏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豆油价格日内上涨1.12%,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同步跟涨0.63%,棕榈油与竞争油脂的价差收窄至年内均值下方,为价格提供联动支撑。

  产量变量或成关键催化剂

  尽管6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数据尚未官方发布,但市场已开始交易减产预期。Paramalingam Supramaniam强调:"初步评估显示6月产量可能环比下滑,若这一趋势确认,库存压力将显著缓解。"值得注意的是,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当日贬值0.71%,客观上增强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报价竞争力。

  机构观点聚焦

  Pelindung Bestari:当前价格反弹具有基本面支持,但需警惕7月增产周期可能带来的阶段性压力,建议关注10日均线4130林吉特附近阻力。

  知名机构油籽分析师:印度进口需求的可持续性将取决于棕榈油与软油的价差结构,若豆油溢价持续扩大,棕榈油出口动能有望延续至三季度。

  后市逻辑推演

  短期来看,市场正从"弱需求+高库存"的悲观叙事中切换。但需明确的是,本轮反弹的持续性仍待验证:一方面,东南亚季节性增产周期尚未结束,产量下行幅度若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多头平仓;另一方面,原油价格波动或通过生物柴油政策传导至棕榈油工业需求。技术面上,4170林吉特的前高位置将成为多空分水岭,突破需量能配合。